1)第234章 防弹衣生意_人在缅北,打成最强轻步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防弹衣生意

  对蒲北来说,“防弹衣”这种装备绝对是百分之百的硬通货。

  因为它是战场上的救命神器,是现代化军队的铠甲,是一支轻步兵能真正形成战斗力的关键。

  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的——在古代,一个全甲士兵可以吊打十几、甚至几十个无甲目标,甚至夸张到“私藏甲胄形同造反”的程度,这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防护的重要性。

  而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护甲的重要性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

  全威力弹时代,由于材料技术相对落后,防弹衣对子弹的防御力有限,太轻的挡不住,太重的人动不了,于是基本所有主流军队普遍都不使用防弹衣。

  但在二战后,随着全威力弹逐渐被淘汰,中间威力弹大行其道,较为轻薄的凯夫拉材料出现,防弹衣在矛盾之争中开始缩小差距。

  到了21世纪,各种新型轻质防弹材料大行其道,特种钢、碳化硅、碳化硼聚乙烯、FIAM、热解碳

  材料技术加成之下,哪怕在大口径全威力弹的扫射之下,防弹衣也已经有了一战之力。

  但这一阶段,防弹衣还并不能说是在“矛盾之争”中完全取胜。

  因为,它太贵了,贵到哪怕大多数正规军,都不可能大规模使用的程度。

  对这一点,陈沉的印象尤其深刻。

  那个时候,互联网上有几个非常经典的问题。

  第一个,多少架歼八能打下来一架F-22。

  第二个,瓦良格号到底能不能下水。

  第三个,防弹衣都买不起怎么打仗。

  这三个问题每一个都能引发长达数百页的论坛骂战,哪怕陈沉碍于身份不能下场,但乐子还是看全了的。

  其中第三个问题尤为经典,每次一有人提出,后面必然会继续延伸到什么黄脸盆、解放鞋、新军装、95枪等等一系列乐子话题,而这些话题聊来聊去,最终都会走向同一个答案,那就是:

  陆军,穷逼。

  没错,那时候防弹衣还真的就是高新技术的代表,单件光成本就高达数千美元,根本不是土鳖陆军能玩得转的。

  这一点,从当初东风兵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4件四级防弹衣就可见一斑了。

  ——

  不过,这种情况在2008年被完全打破了。

  因为就是在这一年,仪征化纤公司首次使用干法纺丝技术进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工业化生产,攻守之势陡然转向。

  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防弹衣”这种产品被彻底拉下神坛,沦为了民用购物网站上甚至500块钱就能买一套的大路货。

  而且,是500RMB。

  当然,现在时间才走到2010年,技术突破虽然已经完成,但大规模生产还未实现,防弹衣的价格也没有未来那么夸张。

  但就陈沉所知,哪怕是这样的“不夸张”,实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