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5章 扬州_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卿的事,可能因为是沈山长孙子的原因,林东的警惕心少了些许,竟然被沈隼问了不少的底细。

  知道李意卿家在安庆府有院子,也确实跟富商合作有些收入,又打听了下李意卿家的情况。

  不算老家的人,这李家二房人不多,到时候要是当了官,在这简单的家庭,想来更容易些许,沈隼听了更满意了,不过比起李家,沈家的家底还是更厚实些的。

  被念叨的李意卿此时跟张自新窝在客栈过年呢,两人在客栈煮茶下棋,不然就是读书做功课,倒是自在。

  “意卿,过几日我们便启程了,到时候要往哪里去?”

  李意卿放下手里的书籍,沉吟了下,提议道:“自新哥,既已看过北方的大雪,不若往南边走,去看看那有鱼米之乡称呼的江南?”

  两人很快便拍板,过完年没几日便开始动身。

  一路上走来,两人见过许多,有贫苦吃不上饭的人家,有为富不仁的,更有一个村的人都不讲理的,还好几个护卫身手不错,沈山长派给李意卿的护卫沈武更甚。

  不过也遇见和善的,有时候借住一宿的人家,连家中没什么吃食,尽量给他们做上一些的。

  快到扬州之前,张自新从那户善心人家里出来,感慨道:“此行,真是让为兄受益匪浅,意犹未尽啊。”

  “吾,亦然。”

  到了扬州,初春的柳树嫩黄的芽长了出来,天上飘着些细雨,有些许的寒凉,不过穿着长衫的两人并未觉得冷。

  也许是扬州太过富饶,两人还未拜访哪位名家。

  便先去观看风土人情,又去吃上本地的吃食,玩得不亦乐乎。

  李意卿又仔细观察了下扬州的纺织业、制茶业、编织业,没想到在扬州,商贾比别的州多上不少,想来扬州的经济繁荣少不了这些商贾。

  可谓是群英荟萃啊,由于他们两人都有功名,商贾倒是对他们挺客气的,也给简单地参观了下。

  出了炒茶坊,走远后,张自新叹息道:“我爹还是不够努力啊!”

  张自新见了扬州的繁华,觉得自家就窝在安庆府里面,是不是太过小心翼翼了。

  “自新哥,做事要一步一步来,生意再大,可就不好掌控了。”

  张伯父能保住望江县之下的盐引,已是不小的生意了,再多,怕是要惹来祸事,张家有往年的家底,加上这些年挣的,指定不老少了。

  张自新这才想起来,他也只是秀才功名,还是要多用功些,想到这,便提议这两天开始送拜帖。

  李意卿当然同意了,反正他们在扬州城玩了好些时日了,该是要开始做正事了。

  “自新哥,拜帖的事,明儿再送吧,今日我们先买些礼,到时候托商队或者镖局送回去吧,敬春哥的女儿再过两月便要是周岁了,送上些好玩的给她抓周。”

  去岁五月的时候,范敬春的夫人方丽娘生了一个小姑娘,两人没回去,但也一直送些补品和礼过去。

  张自新霎时间拍了下自己的额头,懊恼道:“唉,差些儿就忘记了,还好意卿你提醒了,不然我这表舅的,可是失责了。”

  扬州的茶叶和布匹都是不错的,两人买了不少,因为不止给小姑娘买嘛,还有家里人也送上一些,买完张自新吩咐阿大带着护卫去寄这看着有两马车的物什。

  次日,李意卿和张自新琢磨着要去拜访哪位名家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