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7章 羞愧难当的冯德炳_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歉,特别是被他疾言厉色说了一通的李长江。

  很快,李家的小厮把木桶的盖子和布打开,里面的吃食味道传了出来。

  有些还坐在大堂的百姓走了过来。

  见人围了过来,李意卿拿着大长勺,大声道:“各位,天气严寒恶劣,昨日突降大雪,造成房屋坍塌,朝廷天未亮便开始援救,出了这种不幸的事,大家都不想看到,然,圣上英明,怎可忍心看着他的百姓饥寒受迫?故而给大家安排了驿站歇息,也备了热乎乎的的吃食过来,大家快过来排队领了,每人一碗啊。”

  “圣上英明啊,为了我们这些百姓忧心了。”

  “圣上英明。”

  驿站里,在大堂的百姓不顾寒冷的地板,跪了下来,纷纷热泪盈眶。

  今日天还未亮,便有士兵和官员到处翻找坍塌的房屋,他们多是被救出来的。

  本来他们这些百姓能到驿站歇息,心里还是很恐慌的,现在大雪纷飞,房子又塌了,怕是没有地方能度过这个寒冬了,还好圣上英明。

  冯德炳瞠目结舌看着驿站里,跪了一地感恩的百姓们。

  这次由兵部和工部合伙救灾,主工部,兵部只出人听工部调遣。

  圣上有没有这么贴心,特地吩咐做了吃食给百姓,冯德炳是这次雪灾负责人,他能不知道?

  当然不是圣上要饿着百姓,是圣上虽然很关心百姓,但真没有这么贴心的,并且能及时感受到百姓的需求。

  李家的小厮已经在驿站的后厨搬了一堆碗出来,李意卿和李长江开始舀吃食给排队的人。

  因为李意卿要求要快一些,所以李家这次做了疙瘩汤,总归是能填饱肚子,又有面食在,能填饱些肚子。

  第一个领了疙瘩汤的人,吹了下便开始吃了起来。

  这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喝了一口热乎乎的疙瘩汤,突然潸然泪下。

  “呜呜呜。”

  老人突然跪下,声音带着一些悲切又心怀感恩道:“圣上果然是位仁厚的君王,爱民如子啊,这疙瘩汤有鸡蛋有菜的,这么好的吃食,给老头子吃,都浪费了啊。”

  驿站里又是一阵动容,冯德炳回过神,见李意卿正忙着舀疙瘩汤。

  冯德炳连忙上前扶起老人,脸上带着些动容道:“老人家,快快请起,现儿天凉,你们都是大兴的子民,这些是朝廷该做的,圣上一直以来躬勤政事、励精图治,都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啊。”

  冯德炳这一番拍马屁的话说完,正在舀疙瘩汤的李长江和李意卿父子,霎时扭头看向他。

  冯德炳神色不变,继续安抚着大堂里面的百姓。

  驿站的伙计到屋里,叫了休息的人也出来领疙瘩汤。

  那么大的驿站,此次受灾的人不少,定不会只有大堂里面的人。

  屋里的人出来,看到疙瘩汤里面有蛋又有菜的,还被大堂里面的百姓说着正德帝有多勤政爱民,一时间,驿站里面的百姓们都感激着大兴有一位明君。

  驿站的碗不够,先前吃完的人把碗洗了,就给下一个。

  李长江发到一半的时候,扭头大喊了有些恍惚的冯德炳。

  “冯大人,冯大人,快过来帮忙舀一下疙瘩汤,府里还做了些吃食,在下还需和下人回去再带过来。”

  冯德炳愣愣地应了下,“哦,哦,我来了,对了,你们马车够不够?我的马车就在驿站的马厩里。”

  “那感情好,还怕装不了那么多桶过来。”

  冯大人不止借出了他的马车,还让小厮去跟尚建邦也借了马车。

  然后李长江一行人就赶着四辆马车,把空的木桶也捎回李府了。

  冯大人也开始忙活了起来,虽然李家带了两辆马车的吃食,但明显不够的,不止百姓,后续最好还是要给今天忙活一天的官兵也来一碗。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