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5章 入册_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盛京的闺秀,就等乡试过后,给二哥定亲了,毕竟已经及冠了。”

  永平郡主突然有些急促起来,恨不得这就要回府,让娘亲到沈家。

  京郊,钱京生还未赶到庄子上,农官已经到了李家的地里了。

  看着稻穗挂满的模样,卢农官蹦跶着就要下去。

  李长江见了,怕他一激动把稻子压着了,出声道:“卢农官,这稻子就在地里,不用太过激动。”

  “李大人,你这稻子怎么种的?怎么长这么好?我这些年,给地里沤肥,也没长这么好的。”

  钱京生都能看得出来,这几亩地长势多好,作为跟作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卢农官,对这些稻子更了解。

  几位农官稀罕地看着地里的稻子,时不时惊呼出声。

  岸上还有正德帝派来的人,从昨天晚上,到这地里,除了一人回去回禀,两人就没走过了。

  看着地里的稻子,本来正色的人,都有些激动。

  很快,钱京生赶到京郊,李长江让佃户把剩下的四亩地收了。

  几位农官也跟着一起收稻子,李长江见此,也跟着下了地。

  很快,这些稻子,不出意外,收成良好,基本在七至八石左右。

  李意卿没管这事了,他在工部上值。

  冯大人下了朝,就朝他走过来。

  让他到书房,李意卿放下公文,跟着冯大人到了书房。

  “快坐下,李大人。”

  冯大人给李意卿倒了水,长叹道:“李大人,还是本官小巧你了啊,没想到啊,你还会地里的活呢。”

  李意卿接过茶水,轻笑道:“大人误会了,这都是我爹琢磨的,我也就听过,有人给我说了这个方子而已。”

  冯大人不知想了什么,倏地说:“李大人,在制造司还是有些屈才了,要是在翰林院,不出二十年,定会入内阁。”

  这还是冯德炳保守说法,以李意卿的这么迅猛的长势,说不定十年都能进内阁了。

  “大人,您还挺看好下官的,下官觉得工部就挺好的,大家各司其职,还挺自在。”

  虽然有时候比翰林院忙碌了些,但还真挺自在的,在工部,少有人找事的。

  要不就是整日埋头苦干的匠人,要不就是整日出门修葺的营造司见不到人。

  自从他慢慢显露了一些事,那些人别说找事,热切得很。

  现在连户部的人,看着他都亲切得很,如果不是叫他帮着记账就好了。

  冯德炳就是太喜欢李意卿,不想他出了工部,毕竟钱京生一直觊觎李意卿就算了。

  今日户部那么忙碌的情况下,还有官员来工部找李意卿。

  他不得不防着,想留下李意卿。

  虽然李意卿早先说喜欢留在工部,但冯大人还是有些担忧。

  “对了,陶大人让李农官过些时日到吏部登记入册。”

  毕竟是领俸禄了,不跟以前一样了。

  “多谢大人告知,下官回去,定会跟父亲提起。”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