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1351章 番外篇·草原之主(为盟主“歌山第_终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

  李瑕今年还不到四十岁,且长年健体,依旧给人一种英气勃勃之感。

  在这一个刹那,忽必烈心里突然感到巨大的失落,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战胜李瑕了。不是输在了能力,而是输给了岁月。

  “朕听爱妃说,卿想要在征海都的国事中为国出力,是吗?”

  忽必烈从失落中回过神来,连忙应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轻笑了起来,似在笑忽必烈汉学学得好。

  忽必烈恍若未闻,看着案前的酒水,忽然想到了前阵了报纸上连载的一篇演义。

  说的是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那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与今日形势何等相似……

  正此时,李瑕问道:“卿可有汉名?”

  忽必烈才坐下,连忙又站起,行礼道:“臣斗胆,想请陛下赐姓。”

  若不是因为如今有了重返草原的希望,他必不会如此恭顺,至少也要让人看出李瑕是在为难他,以让蒙元遗老们不耻于李瑕的心胸。

  但偏偏就是藏了心思,只能委曲求全。

  李瑕却不是为了羞辱忽必烈,而是确打算给黄金家族的降人们立个榜样,遂道:“你们是孛儿只斤氏,便姓‘包’吧。”

  “臣谢陛下赐姓。”

  “包卿给自己起个汉名如何?”

  忽必烈眉眼略略一低,忍下了屈辱。

  勾践能够侍奉吴差,如今又有什么不可以忍的呢?今日表现得越忠诚,回草原的把握就越大。

  “不敢瞒陛下,臣平生最痛恶之事,便是先祖屠城之恶行,因此初次带兵出征便举‘止杀’之旗、施行汉法。臣虽失位,所幸归顺圣明天子,如此太平盛世亦是臣之所盼。臣唯愿忠于陛下、永归华夏邦国,因此,臣想为自己取名忠邦,包忠邦。”

  “好,其心可嘉。”李瑕道:“传旨,赐包忠邦钞一千锭。”

  “臣谢陛下隆恩!”

  听得这一番对话,殿中却有人面面相觑。

  不少人都是曾追随过忽必烈的,当初谁又能想到,有朝一日会亲眼看到忽必烈这般向李瑕低头呢。

  姚枢不由想起了那年亲自给李瑕写招降信的往事。

  彼时,他在忽必烈幕下,自以为效忠的是绝世的明君。

  有黄金家族子孙的高贵出身、有隐忍谋取汗位的城府、有礼待文士的贤明、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再加上愿行汉法,当然可视为当时最好的选择。

  谁曾想,时过境迁看到的是这样的场面。

  忽必烈今日之作态,比那向金国称臣的赵构又好到哪去。

  也就是新唐天子贤明、一统天下大势所趋,才使场面好看些,否则与赵佶父子又差多少。

  “赵宋自弃中原,无岁不望许和,无人不怯用战。汴梁不守,江都再奔,懦主失魄,庸臣无义……”

  言犹在耳,所谓“懦主”既已换作了堂堂大蒙古国的大汗。

  想到这里,姚枢不由掩面。

  并非因为主忧臣辱,而是感到了羞愧……

  是日傍晚。

  李瑕回到内廷起居殿,站在地图前看着。

  “陛下。”

  月烈拿着一件狐裘过来,披在了他背上。

  “北边天寒,殿中又未生炭,可别冷到了。”

  “不冷。”李瑕道:“你父亲在东道诸王之中确实还有威望,比如辽东便有一蒙古宗王忻都。”

  他在地图上高丽北边的位置圈了一下。

  “近年来,乃颜想要自立称汗,因此不断逼迫忻都;如今海都也想招揽他,已遣使到辽东。忻都夹在各方势力之中很为难。朕在考虑,如何使忻都归附大唐……”

  “忻都?”

  数日之后,忽必烈从月烈口中听说了辽东之事,不由沉思起来,之后又问道:“与海都的战事怎么样了?”

  月烈应道:“好像不太顺利。”

  “那看来,李瑕已起意让我回草原,为他争取力量对抗海都。”

  忽必烈想到这里,不由笑了笑。

  看来,两虎相争,李瑕还得要他帮上一把……

  为“歌山第一帅”的盟主打赏加更,感谢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