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四章:编修《建文大典》(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天下学子天天批评他和夏元吉,大致的意思就是“还不如让我来干。”

  事后诸葛亮,大概是人最喜欢做的事了。

  “这是好事。”

  朱允炆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

  “有这些批评的声音存在,咱们才能更踏下心来,老话说的好,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这句话你们常常拿来提醒朕这个皇帝,现在可不就轮到你们了。”

  几人都苦笑起来,你当然不在乎了,反正这天底下又没有人敢批评你这个皇帝,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陛下说的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前历朝历代的臣工总拿这般话来要求君王,却没想到了臣这,发现这个中滋味,确实不好受啊。”

  这种话一听便知道是出自杨士奇这个马屁精的口。

  “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

  朱允炆拍拍身边的那份《建文大典》草纲,开口道:“这《建文大典》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只靠着几位卿家劳心费力,也不知道要整多少日子,难得现在我大明自上而下风气开明,那就可以在调研收录的时候,也发动一下士子百姓的力量,群策群力,大家伙一起把这《建文大典》搞起来。”

  《建文大典》大类看似不多,但要是个中细节补充完,那可就是书山文海了,让这群一品大学士亲自来编修哪里行,国家的正事那就全耽误了。

  他们只是负责人,底下要弄套班子,专门来负责。

  “陛下这垂示很好。”

  有能够拍马屁的机会,解缙也是不甘人后,马上站出来。

  “各省的人文复杂不一,与其咱们在南京城里通过地方府志来推敲窥探,还不真如把他们请过来,也给咱们久在中枢的臣工们参谋一下。”

  “却是如此,这样一来咱们的工作量也会少上不少,效率也会加快许多。”

  严震直紧跟着表态同意。

  四人越聊越开心,开始就着这《建文大典》的编修工作一展想法,让一旁的朱允炆听得越来越傻眼。

  这几人怎么聊着聊着连‘共商共议’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看这个势头再往下,那可就成了‘共商国是’,怎么着,这年头还能搞出大明版的人代会不成?

  想想,也挺期待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