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三章:海图和神秘的欧洲面纱(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巴人通过船只和陆路,希望寻找到一条通往咱们大明的通途,哦,他们的书里记载称咱们大明为中国。”

  中国这个词诞生是极其早的,绝不是因为后世才拥有的简称。

  古人认为中原神州为天地之中心所在,并且以此进行宣称,马可波罗游记到底存没存在过没有定论,但是成吉思汗的西征,因为这次军事行为,使得欧洲人知道在东方有一个强大、富庶的帝国,是这个天地的中心所在。

  因此,在欧洲人的称谓中,他们也同样叫东方那个国家为中心之国。

  成吉思汗西征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战争一个领域,最简单一个事例,便是火药的传入改变了欧洲的战争方式。

  而更大的改变,则是看不到的思想上种下的一颗种子。

  欧洲人因为这次入侵知道了东方有一个国家!

  跟咱们中国人一样,欧洲人骨子里也一直笃信的认为他们是世界中唯一存在的,就好比神话故事,咱们有盘古,他们有上帝。

  突然知道原来这方天地很大,而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版图、人口原来在东方那个国度面前如此的渺小,他们自然会产生一种向往。

  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哥伦布大航海,不就是为了证明世界是圆的,他从欧罗巴向西出发也一定抵达能中国。

  在思想和文化的差异下,欧洲人的思想更趋利避害,这种思想因为一场黑死病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

  “他们寄希望阿拉伯人能够带他们通过大海前往咱们大明,但这些人更多的下场是死在阿拉伯。”

  郑和摇头道:“因为宗教的战争原因,阿拉伯诸部仇视欧罗巴人,东行的欧罗巴人都在阿拉伯诸部被扣下成为奴隶,奴婢这一次在阿拉伯停驻,所带回来的欧罗巴人,多都是这些奴隶。”

  “他们现在都在哪里?”

  郑和想了想后回道:“奴婢早他们一步先到的泉州,算算时间,此时这群欧罗巴人应该是刚到泉州,如果没到的话,也应该快抵达了。”

  这个时候早膳也吃的差不多了,左右下人撤下这些碟碗,换上了香茗。

  升腾的水汽中,朱允炆仿佛看到了一群记忆中那些白皮肤,一副‘世界霸主’、‘文明世界领路人’姿态的玩意正在向他走来一般。

  “你在阿拉伯,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朱允炆这个问题让郑和有些不明所以,他试探着问了一句:“陛下指的是哪些方面。”

  “就是,这欧罗巴人有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狂想。”

  朱允炆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只好按照大概的意思进行描述:“比如说,这群欧罗巴人中有没有喜欢扯淡,聊些不切实际的玩意。”

  什么是科技,科技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并且将这个过程通过知识合理化。

  所以,幻想是科技的诞生基础,而通过实践完善幻想的理论体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