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四十八章:经济内卷化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要想办法如何降低人力成本同时,仍然还能使得生产力不降低。

  要么死命压榨和剥削劳动力,要么在技术层面革新。

  而眼下,泉州已经在这一块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也看到了成绩。

  大明的海船技术对比我看到的十几年前的记载,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就是资本方为了海贸往来速度能够增快,多出两趟货赚取更多财富所引导推进的。

  所以我建议皇帝陛下,泉州前进的脚步不能在这个时候停住,相反,您还要鼓励和支持更大规模的开放,不仅是在泉州,包括福州、广州、珠江等地都要如此。

  大明是一个伟大的帝国,眼下也是一个充满了财富和机遇的帝国,是无数海外商人趋之若鹜的宝地。”

  格里安奇的话说完了,朱允炆陷入到沉默之中。

  他听懂了格里安奇的意思,所以他需要仔细考虑一下这其中的利弊。

  是全面放开和鼓励资本的进步和在这个国家占据的比重地位,还是有限度的画出一个框架,让资本在其中蹦跶,只作为大明这个国家的税收来源之一。

  不过格里安奇说的确实有道理。

  大明包括之前的历朝历代,无论是盛世如开元,还是南宋时期高度发展的自由商贸。

  中原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富庶。

  绝大多数超过九成以上的百姓,仍然是处在勉强及格的温饱线上。

  大多数人一直在强调生产力,却又有几个真正懂得什么是与生产力关联的社会关系呢。

  朱允炆本来以为他懂,来到大明后才发现他其实并不懂,而现在他明白了。

  技术革新使得生产力增加只是能够一目了然看到的结果,变更社会经济形态才是推动技术革新的前置条件。

  而这一点上,几千年来的中国王朝都懒得去思考这个问题。

  唐宋元明清都是如此,甚至经济内卷化最严重的时代,就是乾隆、嘉庆时期。

  整整四亿多的中国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地方的小地主、小资本家可以安然趴在几亿人的脑袋上吸血。

  现代话来说,就是在享受‘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从来不是老百姓享受的,而是工厂和资本家享受的。

  因为人越多,劳动力越廉价。

  而劳动力越廉价,老百姓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手工品就不值钱,或者拿命去打猎、翻山越岭翻找的名贵药品也不值钱。

  人命都不值钱,那你拿命换的东西还能值钱吗?

  这就是经济内卷化过程中的低水平均衡陷阱。

  在这种社会经济体系之后,只有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是最舒服的,至于那四亿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那就无法想象了。

  吃不饱,也不可能穿的暖。

  近现代的中国甚至没有经历过变更社会经济形态的过程,而是直接一步就走到了技术革新使得生产力增加的结果阶段。

  只不过这种获取技术革新的方式,不是咱们自己衍变出来,而是在鸦片战争后,被动的将西方科学技术拿来进行学习罢了。

  “伟大的皇帝陛下,我在南京的翰林院,看过由您的语录收集整理而成的一些书。

  在这本书中,您曾经提到过,当大明国内环境达到饱和的时候,就势必需要寻求对外的扩张来转移国内的矛盾。

  您的高瞻远瞩让我感到敬仰,您的这个想法不正恰如我之前的建议吗。”

  “先吃饭。”

  这个功夫,一排内侍捧着美食进入,朱允炆也不再多说什么,开始招呼其格里安奇吃饭。

  “你的提议朕会好好想想,过几天,你跟朕一道南下去广州再看看。”

  格里安奇顿时喜上眉梢。

  他这种殊荣在大明有一个说法,叫做伴驾御前。

  再接再厉,说不准自己脑袋上那个副字就可以拿掉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