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十二章:庞然大物般的明联(二)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导致没有发生什么内讧争斗,所以这个对手保存下来的体量,稍微值得明联或者说朱允炆,提点兴趣。

  “察合台战场是主战场,雄军云集,沙迷查干与朕都动用了大军,列阵分明,这一耗就耗了小四年啊。”

  朱允炆浑不在意的笑道:“哦对了,王翦伐楚的典故你看过没有。”

  面对皇帝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问话,马大军越加迷糊起来,有些摸不准朱允炆到底心里在想什么,只好老老实实的回答。

  “臣看过,惊为天人。”

  “怎么打赢的?”

  马大军刚打算背书,陡然间脑袋里灵光闪过,他似乎明白了朱允炆的意思。

  “陛下这是用察合台的四年对垒,来耗尽帖木儿汗国的国力?”

  看到马大军总算是脑子灵光了些,朱允炆这才爽声笑了起来:“几十万大军成阵四年,人吃马嚼,朕都差点扛不住了,朕就不信他帖木儿国内能承受的起这般的糜耗。

  告诉你吧,这几年,沙迷查干往南京派了数十次使节,商讨议和朝贡的事,并且愿意将察合台牺牲掉,不过朕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割让包括撒马尔罕、喀布尔在内的东部数十座城池。”

  割让撒马尔罕和喀布尔?

  马大军笑了起来,这是个根本无法接受的条件,这不能叫做议和了,这简直就是投降。

  “察合台就是一个粮磨子,而我大明和帖木儿汗国的国力就是粮食,我们双方都在往磨盘里加粮食,看谁能扛得住。”

  马大军点头,应和道:“陛下所言极是,在战争史上,最原始、粗暴却最好用的战术,就是对耗国力。用兵之道奇正相合,而堂堂正正之道,拼的就是国力和后勤。

  王翦伐楚,秦楚百万大军深沟对垒,长途跋涉的大秦悠然自得,守着家门的大楚反而粮草不济,迫着项燕仓促间发动决战,硬撼戒备森严的秦军大营。

  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还主动做攻寨方,任他千般兵法战术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了。”

  王翦伐楚是一场经典的国力对拼战役。

  大秦国高效运转的耕战体系,使得大秦的国力强大到睥睨任何一个国家。

  伐楚之前,始皇帝选将,李信要二十万,军功卓著,赫赫威名的王翦却要六十万。

  始皇帝选了李信,结果大败而归。

  不得已请王翦出马,结果发现后者整日带着大军挖沟营寨,不像征伐方,反倒像守城方。

  结果却是,项燕军粮草不济,硬着头皮发动决战,无法攻克秦军大寨,不得不引军撤退,结果被王翦趁势发动反冲锋,一战克定,楚国灭。

  王翦父子的灭六国之战,可谓是把兵法之正用到了极致。

  至于李信之败中涉及的所谓昌平君叛乱之祸,众说纷纭,《史记》与《云秦梦简》的记述也有冲突,就不作主观评价。

  仅以客观结果来看,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