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三章:新年大宴(中)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罢了,就像母后一年未见,倾国之貌也是更加靓丽许多。”

  来自儿子的马屁让马恩慧自然是开心不已,脸上冷肃稍霁,嘴上倒是没有轻饶:“你啊,外出这一年非但不见稳重,反而学会了这一嘴的花言巧语,真是不该让你父皇把你派出去。”

  母子二人走进坤宁宫,也见到了其他几位朱允炆的妃子,朱文奎便恭谨的挨个见礼问安,这时却连头都不敢抬。

  “大皇子殿下回来了,我们几位就不在这耽误姐姐您母子相聚,先走了。”

  顾静几人也算选好了合眼的新衣,都笑意吟吟的告辞离开,把坤宁宫留给了马恩慧娘俩。

  这个时候,马恩慧才开始关心的认真打量起朱文奎来,手在后者脑袋、肩膀上比划来比划去。

  “长高了,就是怎么瘦的那么厉害,这皮肤也黑了许多。”

  对于自家老娘的关切,朱文奎有些挠头:“没办法,凤阳是祖地,您也知道关系挺复杂的,得亏有于谦帮衬着,不然估计都该掉头发了。

  加上凤阳又穷,老白姓的生活都很困苦,儿臣不得不挨个县乡的跑,实地去看给出主意,这一来二去的可不就黑了。”

  当一个地方官有多难,朱文奎现在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以前在南京做应天府刑房主簿的时候,左右操心的不过只是职责管辖内的事情,而真等朱文奎自己做了知府,凤阳一府几十万百姓的大事小情全抗在肩头之后,有多沉。

  凤阳要发展、百姓要吃饭,这才是头等大事。

  而发展又需要深入进凤阳的社会之中,这里面有着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处理复杂的人际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凤阳一隅儿臣一年没理清,况乎整个南直隶、整个大明,更甚父皇一手缔造出来的明联。”

  朱文奎由衷感慨道:“儿臣还需多多努力,才能盼着将来有朝一日替父皇分忧解难。”

  “你能有此心便好。”

  马恩慧拉着朱文奎坐到自己的凤椅之上,握住自家儿子的手很是一番宽慰:“不过国家大事你眼下还没有能力去处理,不过也不用急,慢慢学习。

  所谓成家立业,你都十八了,还是应该先操心成家的事。”

  朱文奎的脸色顿时苦了起来。

  “母后,怎得儿臣一回来过年,你便要催婚啊。”

  “这话说的。”

  马恩慧嗔怪了一句:“男子汉大丈夫,十八不成亲像什么样子,让外廷看到,会以为你还是个孩子呢,成了家养育子女,就会有一份责任担当,让人看着就会觉得你成熟稳重。

  你看你四叔家的瞻基,才十四五岁,你高炽叔就给定好了亲,过两年就聘过门。”

  “瞻基都找媳妇了?”

  一聊起别人家的家长里短,朱文奎就来了兴致:“谁家的姑娘?”

  “御前司给选的,南京锦衣卫千户所胡荣的闺女,叫善祥,我也看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