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五章:法治大明(一)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只有杨士奇一个人有种预感,那就是许不忌很大概率会接他的班,而不是外界所看好的朱高炽。

  毕竟跟朱高炽比起来,许不忌的优势太明显了。

  那就是跟皇帝政见的高度契合。

  君臣两人的思想都很超前,别看许不忌头上顶着超级马屁精的诨号,但人家能回回将马屁拍到点子上,说明在揣测圣意这一块,人许不忌摸透了朱允炆的思想。

  这可是做臣子最大的优势。

  若是许不忌来出任内阁首辅,杨士奇就不得不操心自己离退之后的事情。

  政策国策的交替革新、门生故旧的着陆安顿。

  指望许不忌上台后不搞改革,继续推行杨士奇留下的政策,那无疑于痴人说梦。

  而一旦政策上出现大的变动,势必影响一大批官员的选擢任用,也就是重新分配政治红利。

  谁还没个三亲六邻啊。

  不为别人着想,单说自己儿子杨稷现在就正处于仕途的上升期,正堪黄金年龄,要是不跟许不忌处理好关系,万一让后者摁着不提拔,蹉跎个几十年这种事,在官场仕途中太正常不过了。

  听戏的地方选在了距离长安街街口,这可是全南京顶尖的好地段,一间七八百尺的门面都快炒到了一万两,一个戏楼,大不大的也得六七千尺,来这里听个戏,也算的上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花销了。

  两人在这里已经听了有一阵时间,寻一个二楼的小阁间,放着佳肴、香茗,再在室内燃点上根南洋上好的香,倒也是静心养神,颇为舒适。

  “还是杨阁老好雅兴啊。”

  俩人能寒暄一阵,许不忌就开始将话题引入到了正题之上,旁敲侧击的说道:“这听曲看戏的雅致,我这可就差了许多啊,也是平日里没时间。”

  杨士奇哈哈一笑:“也是年关临近事少了许多,偷得浮生半日闲嘛。”

  “台上这是唱的哪出戏啊。”许不忌笑笑,句句话里都带着深意:“我对这戏曲没什么研究,看了半天还是云里雾里的。”

  听出了许不忌话里的挤兑意思,杨士奇也不恼,真就大大方方给许不忌介绍起来:“取自《三侠五义》包拯的故事,叫包公案,又在元曲的基础上改良一番,取法了一些《续七侠五义》中的包公故事,现在叫铡美案。

  说的是宋代有一儒生陈世美,进京赶考中了状元,榜下捉婿就成了驸马。发妻秦香莲带二子入京寻夫,这陈世美非但不认,还企图杀妻灭子,无奈秦香莲只好告到东京府寻包拯。

  包拯愤极,动以铡刑,皇姑、太后问讯赶来营救,但这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势,便终将陈世美铡死。”

  说完又呵呵一笑:“小说戏曲,真实性无须考究,百姓爱听也就听一乐呵。一个小小的三品知府,连太后亲临的面子也不给,这种情节也就只能出现在小说里了。

  老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