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五章:明联大典(三)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的侃侃而谈。

  顾客上门这是买水果来了。

  虽然没怎么聊过瘾,但是老李还是慌忙站起迎过去,啥也没有挣钱重要不是。

  “老板你好。”

  这拗口的汉语说得哟,稀碎。

  一听这开腔,老李便心中甚喜,又能赚不少钱了。

  其实哪还用听口音,光看装束打扮,老李都能认出来,那么阿拉伯来的呗。

  这些年在南京见得海了。

  “有椰枣吗?”

  这算是阿拉伯人最热衷吃的一种水果了,老李店里倒也有准备,马上引几人过去。

  亏得上午摆上货架的时候喷了遍水雾,现在看起来个顶个的鲜红透亮,着实是加了不少的形象分,让几名阿拉伯商人看得很满意。

  “很好,请给我们装一点。”

  “好好好。”

  老李熟练的拿起一竹篓,也不管这群人口中的一点到底是多少,埋头就倒,直到几名阿拉伯人连喊了半天够了够了才停下手。

  拿起秤杆一掂。

  老李的眼神就飘了一下。

  “几位财主,六斤八两,一共六百一十二,给您几位抹个零,六百就成。”

  “六百?”

  几名阿拉伯人都直了眼,咿呀的鬼叫起来。

  “太贵了老板。”

  这天底下有哭穷的阿拉伯人吗?

  老李听着都新鲜,能远洋来到大明的,哪个不是阿拉伯顶赫的大商人,连在酒肆喝酒喝欢了,赏小二的时候都撒的成足的金币。

  一枚金币,跑银行换下来可就是小一万。

  既然嫌贵,便是说明这些阿拉伯人在南京待的年头久了,这心里早都对各种商品的价格门清。

  “一斤九十文,童叟无欺,这都是明码标价的卖。”

  老李也不含糊,脸不红气不喘的说道:“您几位要是嫌贵,那就成出门再逛逛,看看我这店到底是贵还是贱。”

  椰枣这东西在大明早就烂了大街,又没多甜,平日里也就卖个二三十文,今朝这价涨到这般田地,宰的就是阿拉伯大肥羊。

  这可是南京水果业内达成的共识。

  怎么可能就老李一家子涨,也不可能有人私下来偷卖。

  坏了行业规矩,那可就混不下去了。

  这也就是城南,老李的字号卖的都算便宜,要是挪到城中心,紧挨着礼部国宾馆那一片的街道,就这一斤少二百人都不带搭理你的。

  爱吃就买,不买滚蛋。

  能跑国宾馆附近开商号,连老李这种人心里都门清,那都是家顶有势力的才能干。

  “好吧好吧,就这样。”

  领头的一个阿拉伯人见砍不下来价格,许也是走累了,属实没辙打兜里掏出一张面额一千的票子。

  这是眼下明联颁行面值最大的铜票了。

  一千文。

  老李喜笑颜开的接过钱,又是念叨着:“几位要不要再看看,光吃这椰枣能解什么渴啊,尝尝看,咱们这海南府送来的西瓜,哦还有这个,印度来的甘蔗,那个甜呦。”

  一介绍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