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4章:家国天下的年代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记功为前提,功劳还是能够被领导班子所认可的。

  中行偃当即说道:“我便不走‘棘门’罢。”

  倒是合情合理。

  已经是上军将,依靠的是上面的哪位“卿”死了才有可能再挪一挪位置,功劳什么的算是可有可无,留下更多的战利品,不香吗?

  后续,范氏和智氏同样表示不要那份功劳,只要到手的好处。

  他们这样的选择之下,战利品只需要划出两成给阴氏和魏氏,其余的八成尽归自家所有。

  中小贵族但凡家里还过得去,他们哪怕是少分一些东西也会选择兑现功劳。

  这个是需求的不同,采取的选择也就不一样。

  去走“棘门”需要将其中的四成收获上交国家,不走“棘门”则是要划出两成给西征发起者阴氏和魏氏,再拿出一成给国家意思意思,算是习俗也是规则。

  因为是家族私战的关系,比起国战的选择性更多,包括想要留下什么和上交什么。

  大多数家族的选择比较一致,要的是战马与人口。

  他们这一次看到了阴氏的骑兵发威,哪怕仅仅是想窥探一下骑兵的领域,少不了后面在自家玩一玩,肯定也就对战马有所需求。

  组建骑兵不理想,马还能用来耕作与拉动战车,是不是?

  人口这种资源很万金油,属于自家用不上也能很容易卖掉的类型,怎么都不会亏了。

  这一次西征,他们打了义渠和秦国,一些不算义渠人又不是秦人也不是白翟人的某些小部落一样被收拾。

  义渠人不但大军挨了打,栖息地也被晋军一阵风卷残楼似得肆虐。

  秦国就更不用说了,北征大军跟全军覆没差不多,后续可劲地一波又一波送人头,国家核心腹地更是遭到了惨无人道的蹂躏和洗劫。

  倒是白翟被吕武有意不进行攻打,后续派人前往联络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损失也只是在跟秦国和义渠交战阶段,保存了一些家底。

  吕武需要白翟顶替义渠栖息在秦国的北疆,建议他们去收拾变得惨兮兮的义渠人壮大自己。

  等白翟恢复点元气又想摆脱阴氏的控制?吕武会教他们好好做个人的。

  至于吕武为什么不在这一次将白翟吞掉?

  简单的说就是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是先行渗透再控制,进而达到“和平演变”最为理想。

  要不就是直接诸以武力的战争行为。

  前者靠脑子玩出各种花样,后者用压根就是直接使用暴力,哪种最好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对于阴氏而言,吕武暂时需要一个“马甲”,以达到晋国不允许一再打击秦国,还能有那个“马甲”持续不断地找秦国的不痛快。

  别问吕武为什么处心积虑就是要找秦国快乐玩耍,问就是他怕秦国,怕到想弄死的那种。

  怕他怕到弄死他,简直完美!

  再来就是,吕武真的馋关中这块地,馋到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