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0章:呵?谁能与我一战!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种方式表态不需要来自阴氏的庇护。

  用一种更恶意的解读方式来看,智盈压根就没有将阴氏当回事。

  所以,中行吴进行了补救,拿智盈只有十岁来说事。

  吕武并不接受这种解释,说道:“智氏家臣当诛。”

  太明显了,智盈年幼没错,智氏的重要族人和家臣难道就没有脑子,不清楚那么干会恶了阴氏吗?

  极可能的情况是,智氏那边认定或怀疑智瑩遭到刺杀跟阴氏脱不开关系,用那种方式来进行控诉。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也就是吕武主持下将智氏进行削弱,遭到智氏上下的怨恨。

  在智瑩这个扒拉能手的操持下,智氏以非常快的速度壮大,阴氏选择了庇护却也将智氏的其余封邑给剥夺,只是保留了“智”地。

  吕武那么做固然避免智氏遭到针对,然而智氏会感恩戴德吗?显然不会的。

  站在智氏的立场,哪怕仅是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他们依然觉得自己不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撑个十来年就能挺过去了。

  说是贪心不足,还是没有理智都行,人总是会渴望事态往好的一面发展,不会愿意接受那些对自己带有恶意却是没有发生的推测。

  当时的情况是,智氏不自我削弱,有的是家族愿意帮忙动手。

  中行吴低下头,说道:“智万、裴勇已自裁。盈醒悟遭到蒙骗,痛哭流涕,亲来向元戎赔罪。”

  吕武接话,说道:“不必。”

  老智家这一波对阴氏造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更大,不是死上几个智氏族人、家臣或赔罪能够了事。

  外人不知道智氏没有请示阴氏就动手,韩氏一开始极力忍耐就是因为忌惮阴氏担任推动的角色,或进行武力介入,等于智氏不但拿阴氏在当猴耍也欺骗了世人。

  在智氏的设想中,摆明就是觉得阴氏为了脸面至少会不吭声,他们占定那个便宜了。他们哪能想到阴氏第一时间发声,韩氏给出跟智瑩遭到刺杀无关的说法,有新的证据表明魏氏才是刺杀智瑩的真凶,裹挟韩氏一块去对付魏氏了。

  那个新证据哪来的?期间只有中行吴下场,再联想到魏氏和荀氏(中行氏)在开拓东面有足够不愉快,天晓得所谓的证据到底靠不靠谱。

  当前,魏氏一边跟韩氏和智氏联军在打,另一边又要提防阴氏和荀氏(中行氏),同时一再否认跟智瑩遭到刺杀有关。

  吕武一直在寻找某个黑手导致这一切的蛛丝马迹,动用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以及社交人脉,找来找去压根没发现有黑手存在的痕迹。

  那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难道真的是智盈太过于年幼,诸多的巧合或各种信息让智盈认定是韩氏干的,后面受于局面不利又有中行吴介入,才掉头去针对魏氏吗?

  如果是中行吴为智氏和韩氏说和,里面的事情绝对不简单。

  原因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