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4章:顺路灭一国???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推翻了那种说法,重新定义那位周天子是要重振周王室,遭到了诸侯的抵制,并且还用笔给抹黑了。

  吕武不知道以前的周王室怎么样,一再跟姬辊交流下来只有一种认知,认为周王室的确是没有救了。

  为什么?因为带着使命的姬辊只是稍微尝试,遭到反驳就会立刻闭嘴,然后想着法子给自己搂好处,才不管周王室的未来会怎么样。

  事实上,曾经能够从某种程度影响晋国的单公姬朝也是那样,不过姬朝是单国的国君,对自己的封国看得远比周王室更重,没有什么能够指责的地方。

  是的,诸夏这边有个单国,势力范围应该不会超过三十里方圆。这样的管辖面积,说白了也就晋国一个偏弱的中等贵族控制范围,单国人口以及财力可能还不如晋国的中等贵族。

  以前的晋军南下会刻意去经过单国,多多少少会派人去单国采买一些物资。等晋悼公姬周薨逝,晋国这边也就断了从单国采买物资的动作了。这件事情将“人走茶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雨停了,该等的时间也等了,不出意外“斗首”那边的交战应该重新爆发。

  有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算一算列国要增兵的话,离“斗首”近的诸侯国援军应该已经在半路上了?

  在这个交通不便利又没有无线电联络手段的时代,干什么事情都快不起来。

  列国要增兵,需要先派人回去通告或请示,国内再下达征召命令集结士兵,仅是这个过程就会显得很漫长。

  拿晋国的阴氏来说,征召的命令在“阴”下达,三天之内大约能聚起七千左右的士兵,十天之内聚拢三万左右的士兵,一个月则能挖掘完潜力。

  这个还是“阴”城的聚居点比较紧凑的关系,换作是在“霍”地突然下达证照命令,能在一个月内聚集两万在有效指挥链的军队,算是要烧高香了。

  而阴氏自有制度,远比其他家族要高效得多。

  一般情况下,什么时候要用到军队,哪一家不是提前就做准备?

  到了那种突发事件爆发的时刻,阴氏能在一个月起兵十万,其他家族能聚拢三五万就算是超常发挥了。

  吕武刻意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尽量不把围困“斗首”晋军的联军吓得解散。

  话说,吕武怎么没想着快速行军去半途截击列国援军呢?并不是他没有想到,完全是那么做不划算。

  说到底,发生在“斗首”的战争是国战,吕武派出自己的骑兵部队,又或是让传统部队不计疲劳与损失,打赢了固然对晋国有利,损失的却是阴氏的实力。

  拥有伟大情操的人不少,吕武并不是其中的一个。

  吕武如果有那种情操,该做的是阻挡历史的潮流,拼着命去消灭范氏、魏氏、赵氏、韩氏……等等家族,后面再把自己和家人全部灭掉,将一切交给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